2023年2月份,莆田市公交集團有限公司新購置的120輛新能源公交車陸續投放市場運營,進一步增強了公交服務能力,改善廣大群眾出行條件,實現綠色低碳公交出行。
據了解,今年該集團投資9717.9萬元新購置純電動公交車輛120輛,分別投放在1路、5路、155路、301路等15條公交線路,范圍涵蓋市區及涵江區、秀嶼區等地,計劃于2月底前陸續完成投放運營。截至目前,莆田市現擁有新能源公交車1071輛。
此次投入運營的新能源車輛車型共有10米級、8米級、7米級和6米級四種車型。該批車輛具有載電量足、低噪音、低震動、起步運行平穩等優勢,同時新車配備電子倒車鏡、360環視探頭、防疲勞提醒系統等設備,強化車輛駕駛安全。此外,采用一級踏步、低入口結構設計的車型,也將進一步提升乘客乘車的便捷度和舒適感。
這些公交車主要是用來更換城鄉結合部的老舊公交車,今年內通過調整后,莆田市公交集團的純電動車輛,覆蓋率占到95%左右。此外,120輛公交車中八米及(八米)以上的兩種車型,都是采用低踏板的設置,特別是在下車門還有殘疾人踏板裝置,方便老年人、小孩、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出行。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