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下,你們幾家人想要去一個地方,(但是)分開打車不方便。(這個時候)如果打開小程序,輸入地點下單,然后就有一輛公交車向你款款駛來,你們可以一起出行,是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近日,一名博主發視頻,為株洲即將推出的網約公交車點贊。
“和乘坐網約車差不多,你去哪里,我們就把你送到哪里。”9月17日,株洲公交巴士公司負責人王立云告訴記者,該網約公交名為微循環巴士,由株洲公交與中車時代電動合作打造,其不設固定路線、站點,而是根據乘客需求形成路線。市民只需在App或小程序預約,預約成功后5分鐘內,公交便會來到指定地點。其價格和普通公交一樣,都是2元。
“微循環巴士最核心的技術支撐就是北斗系統。”王立云介紹,北斗系統提供的地理信息數據,結合大數據分析和AI技術,可為該公交提供合理的路線方案和最優的運營調度;通過時刻預測,還可精準匹配接駁拼單。此外,相比于普通公交車,該公交車車身小了很多,可以在較窄的公路行駛。考慮到交通安全,(公交車)一般會在小區門口等待,不進入小區。
王立云介紹,該公交已進入調試階段,9月下旬將在職教城約13公里范圍內正式投運。運營成熟之后,將適時考慮向其他片區進行延伸,形成以智軌線路為主干、常規公交路網為基礎、微循環巴士為補充的公交“干-主-微”層級化運營,加速構建安全、舒適、便捷、綠色、經濟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體系。
記者於廣強
全國多地已推出,根據需求采用不同模式
據人民日報 目前,北京、成都、烏魯木齊、無錫、石家莊、南昌、珠海、池州、西寧、東莞、遼寧等地推出網約公交車服務,受到市民游客好評。
網約公交車大約可以分為3種形式:
一是更接近于傳統公交車的“定制公交”服務。定制公交具有“定站定班”的性質,但其線路可以由公交公司按需定制路線、停靠站點,也可以由企業單位、社區街道甚至是個人發起需求,只要達到一定人數就可以開線。乘客需線上提前預約,精準確定出發時間,上車后出示預約二維碼核銷即可。
在北京,定制公交面向用戶通勤、通學等場景,設置多條路線,如天安門至城市綠心、北苑至金融街、望京至亦莊核心區等。乘客提前預訂后,一人一座,快速直達。
第二種是在旅游景區、醫院、大學城等區域運營的微公交專線服務。這種公交服務于固定區域,具有“定線”的性質,但站點和班次采用需求響應制,乘客需要先選擇日期和班次進行預約。這類公交專線在傳統公交站點基礎上增設虛擬站點,駕駛員可根據乘客的實際需求靈活進出站。由于服務固定的區域,一些地方的公交專線停靠在熱門景區、醫院、小區門口、寫字樓周邊等私家車難以停靠甚至無法停靠的位置,極大方便了出行群眾。
例如,在新疆,經過前期調研,烏魯木齊市公交于4月20日起開通市區至廟爾溝瀑布、天山大峽谷、西白楊溝景區3條線路,專線采取定時定點發車,早晨由市區發往景區,下午由景區返回市區,市民可預約出行。
第三種更接近于網約車中的拼車,打破傳統公交“定站定線定班”的限制,是沒有固定站點和線路的靈活公交服務。靈活公交服務通過大數據分析和匹配滿足乘客出行需求,實現了點對點接送、隨叫隨到,實時動態規劃行駛路線,實惠又便捷。
在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古城子鎮夾信子村,也有了網約公交車。3月25日開通后,公交車可以像網約車一樣隨叫隨到,2人起就可以約車,每人每次5元,60歲至69歲的老人半價,70歲以上老人免費。村民可通過“盤錦出行”App,查看公交車輛實時位置,確保最方便快捷抵達目的地。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服務經濟與互聯網發展研究室主任劉奕表示,網約公交彌補了傳統公交線路、站點、時間設置單一的不足。三種形式都是公交行業同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的有益探索,將公交服務從“端菜式”變為“點菜式”。作為傳統公交服務的升級和延伸,網約公交既具有公交服務穩定、可靠、實惠等特點,亦具有網約車定制化、智能化、精準的特點。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