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過后,軌道交通1號線三期正緊鑼密鼓建設,2號線東延線、3號線南延線陸續復工。工地內,金屬的碰撞聲、機器的轟鳴聲奏響了一曲地鐵建設的“新春序曲”。
2023年,合肥軌道交通將陸續開通運營1號線三期、2號線東延線、3號線南延線,邁入軌道交通市縣一體化新時代。
3號線南延線 8座車站7座主體結構封頂 5月有望全線洞通
2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了肥西縣上派鎮仙霞路與金寨南路交口3號線南延線仙霞路站。雖然當天是元宵節,仙霞路站施工現場內,已呈現出一片火熱景象:各種機器轟鳴、工程車輛穿梭、建筑工人施工正酣……
“土建2標段緊鄰縣城鬧市地段,受征地、線路管網改遷等因素影響,施工進度相對慢點。”合肥軌道交通建設分公司3號線南延線土建2標業主代表趙浩天告訴記者,除了仙霞路站,2標段還負責該線的云谷路站、青年路站、站前路站。
目前,各項工作正有序推進,還剩三條單線區間盾構未貫通,“不過為保證進度,盾構掘進與鋪軌同步進行,最遲5月初可實現全線洞通。”由于遠離市區,該線土建1標段的三座車站建設相對較快,土建只剩2個出入口,鋪軌已完成。
趙浩天表示,自2020年9月3號線南延線正式開建以來,考慮盾構機作業有連續性要求,整個春節工地都沒停工,數十名工人奮戰在一線,加速推進力爭早日貫通。
3號線南延線位于肥西縣境內,為既有運營3號線的南延段,起于館驛路站,沿杭埠河大道、青龍路、站前路、金寨南路、翡翠路敷設,銜接3號線幸福壩站。線路全長11.3千米,共設8座車站,均為地下站。目前,3號線南延線8座車站已有7座主體結構封頂,16條盾構單線區間已有13條貫通,盾構掘進已完成總量93%;機電安裝及裝飾裝修已完成總量的7%,軌道鋪設已完成總量的32%。
2號線東延線
“新肥”區間盾構正下穿鐵路
全線有望6月完成土建
在建的軌道交通2號線東延線的工地上也是一派繁忙的景象。2月7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肥東縣店埠鎮長江東路上的橋頭集路站施工現場。
2號線東延線銜接2號線三十埠站,沿長江東路、太子山路、四頂山路、泉香路敷設,止于泉香路站。線路全長14.5千米,共設11座車站,均為地下站。2號線東延線土建也分為1、2兩個標段,而位于鬧市區的橋頭集路站受交通疏導、管線遷移等因素影響,為該線建設難度最大的站點。
合肥軌道交通建設分公司2號線東延線土建2標業主代表劉光榮介紹,為保證年底前開通運營,2號線東延線建設陣地的工作者們夜以繼日、積極奮戰。“2號線東延線正線、配線及出入場線累計鋪軌總長約31公里,共設橋頭集路站和泉香路站2處鋪軌基地,目前我們正在同步向兩端開展鋪軌施工。”
涉鐵工程進展如何,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肥東火車站-新安江路站區間盾構施工有序推進,目前正在下穿鐵路。“加上土建2標段工程,2號線東延線項目有望今年上半年完成所有土建工程。”劉光榮信心滿滿。
目前,2號線東延線11座車站主體結構已全部封頂,24條盾構單線區間已有21條貫通,盾構掘進已完成總量93%;機電安裝及裝飾裝修已完成總量的23%,軌道鋪設已完成總量的8%。
1號線三期
軌道鋪設接近總量九成
預計3月實現“軌通”
除了在建的2號線東延線、3號線南延線,有望于今年開通運營的還有1號線三期工程。1號線三期工程為既有運營1號線的北延段,正線全長4.54千米,線路起于天水路站,沿新蚌埠路、北二環路敷設,下穿合肥站站場及站房結構后,與既有運營1號線起點合肥火車站銜接。
上個月,1號線三期工程已順利實現全線“洞通”,本月起該線正有序進行鋪軌工程,預計3月實現“軌通”,4月實現“電通”。目前,1號線三期3座車站主體及附屬結構已全部封頂,天水路停車場已全部封頂,軌道鋪設已完成總量的87%,機電安裝及裝飾裝修已完成總量的99%。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