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關于安全生產決策部署,切實加強極端天氣安全風險防范、應急處置、防災減災與救災工作,5月14日上午,長沙地鐵運營突發事件綜合應急演練活動在地鐵3號線廣生站成功舉行。
此次演練由長沙縣人民政府主辦,長沙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長沙縣應急管理局與太平洋財險湖南分公司聯合承辦,長沙縣有關政府部門、職能單位以及當地街道、救援隊伍等共同協辦。長沙市交通運輸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歐璟,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彭章碩,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鄧武,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長沙中心支公司總經理王彬泓,長沙縣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總工程師彭堅出席觀摩了此次演練。
該演練模擬長沙縣域內地鐵3號線因外圍積水沖破龍湘停車場出入段線U型槽防水墻,積水倒灌入廣生站-螺絲塘站區間,導致地鐵區間隧道大量積水,上行列車緊急迫停區間隧道,有乘客受傷和滯留列車內等待救援。事發后,長沙地鐵立即啟動運營突發事件綜合應急預案Ⅰ級響應,并通知各二級調度出動各專業區域級救援隊伍及水渡河車輛段、龍湘停車場基地救援隊伍前往現場。
演練過程中,各救援單位有序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地鐵線網控制中心(OCC)下達調度指令,封鎖地鐵3號線廣生站-螺絲塘站上行區間,扣停進入3號線廣生站-螺絲塘站區間上下行列車,組織其他列車在星沙站-山塘站執行小交路運行,安排廣生站立即執行區間疏散程序,并啟動公交接駁,引導乘客出站、輸送滯留乘客;同步停止積水區段接觸網供電、開啟隧道通風及照明,并在乘客信息系統中發布應急信息,實時將應急處置、區間疏散信息上報。消防救援隊有序進入隧道開展被困人員施救,地鐵應急救援隊、華汛應急救援隊抽水排險。120急救中心現場建立醫療救治點,快速有效收治傷員。
經過緊張有序的應急搶險,演練圓滿結束。車站人員全部疏散,區間被困人員全部救出。長沙地鐵隨即開展應急處置后水災損失評估、原因調查、現場清理等相關善后工作。現場應急指揮部調集運營相關救援力量,對遇險列車隧道供電、信號、線路等設備設施及車站客服設備進行搶修恢復,做好地鐵通車前安全評估和準備,確保設備設施恢復正常并具備安全運營條件。
此次演練有效檢驗了政府、企業和社會救援力量間應急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提升了長沙地鐵應對極端天氣和突發事件時應急組織、處置協調和應急救護整體實戰能力,進一步筑牢了防災減災救災的安全防線,為今后高效、穩妥處置運營突發事件打下了堅實基礎,也為廣大市民群眾出行加上了一把“安全鎖”。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