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又一臺盾構機在3號線二期始發,負責掘進鎮海大道(慈海)站至駱駝橋站區間右線。這是繼3月19日,興莊路站至興海南路站區間雙線貫通,3月30日興海南路站至梅堰站區間盾構始發后的又一次始發。目前,3號線二期各區間正馬力全開,全面進入盾構隧道施工階段。
3號線二期新進展
全面進入盾構隧道階段
3線二期工程起于5號線一期工程終點站興莊路站西端,自南向北經過鎮海新城南區、江北莊橋片區和鎮海新城北區,止于繞城高速南側鎮海區駱駝街道。線路全長約9.05km,均為地下線,設站5座,其中換乘站2座,在線路終點北端設朝陽村停車場。
4月23日,在始發端頭,小編看到盾構機巨大的刀盤徐徐轉動,馬達電機嗡嗡運轉,緩緩深入掌子面,標志著鎮海大道(慈海)站至駱駝橋站區間首臺盾構順利始發。本次盾構機掘進的鎮海大道(慈海)站至駱駝橋站區間右線長度約1.43公里,自駱駝橋站南端頭始發,沿慈海南路向南穿行,至鎮海大道(慈海)站北端頭接收。
克服疫情影響
工程建設不停歇
受疫情影響,原本由上海運輸至寧波的盾構機及部分設備部件無法如期抵達,存在設備材料供應困難,安裝和維保人員上門服務難等問題。在制定科學精準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項目部想方設法從國內其他城市調運盾構設備,簡化設備材料運輸環節,完善技術質量保證方案,保障了該區間盾構順利始發。
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確保節點工期順利完成,項目部、生活區、施工現場全面實行封閉式管理,安排管理人員與保安雙人崗,嚴守進出通道,所有人員一律掃“場所碼”進入,實名個人信息登記,提供相關核酸檢測報告。同時項目部還設有單層共10間標準隔離間,備齊防疫物資倉庫,每天安排專人對公共區域消殺并留有消殺記錄。
“接下來我們將積極作為、統籌協調,全力以赴準備5月底鎮海大道(慈海)站至駱駝橋站區間左線盾構始發,堅決打贏防疫、施工兩場攻堅戰。”業主代表孟建喬說道。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