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 4開創了城際和長途服務的新時代。2011 年 5 月,西門子交通與德國鐵路公司簽訂了多達 300 列列車組的框架協議。在初始階段,訂購了 130 輛 ICE 4 型列車。這些列車自2017年底開始正常運營,將逐步取代1971年至1991年間建造的城際列車和歐洲城列車。
ICE 4正在為城際交通設定新的標準。西門子與龐巴迪一起開發了一種獨特的概念,可以單獨適應各種要求。模塊化驅動概念基于具有相同牽引技術的獨立動力汽車,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大量可靠的冗余系統確保了運行中的最大可用性。
單個鋼制車身車廂已加長至 28 米,從而減少了車廂間舷梯、部件和轉向架的數量,同時增加了車廂容量。安裝更少的易損件也降低了維護成本。
ICE 4的驅動基于動力車概念。動力車將整個牽引系統組合在一輛汽車中,包括變壓器、牽引變流器、牽引冷卻裝置和四個牽引電機。動力車和無動力車的結合保證了極端的模塊化和靈活性,以及配置列車組的更大自由度。
所有列車組配置(從5節到14節車廂)都可以在特定的框架條件下實現。這意味著列車可以在加速度、速度和載客量方面以最佳方式適應特定的運輸任務。即使是雙牽引也是可行的,根據 TSI,兩組七部分列車組形成 400 米列車組。其他配置也是可以想象的——例如,修改頭等艙與二等艙座位的比例。
由于采用空管原理,配置大面積可用占地面積變得簡單明了。整個乘客區采用模塊化布局,所有家具都可以隨意變化。可以快速輕松地實施適應新要求的更改。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